轮胎翻新设备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旨在将废旧轮胎重新加工成具有使用价值的轮胎,翻新轮胎工艺可以根据不同轮胎的磨损程度和损坏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翻新方案,满足不同用户和车辆的需求.,现代轮胎翻新设备通常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如采用立式传送轨道、悬挂臂传送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
轮胎翻新设备工艺流程的详细步骤:
一、进厂检验
检查轮胎表面:查看轮胎花纹磨损、偏磨或局部磨损情况,初步判断可否翻新以及可翻新种类。
胎体外部检验:将轮胎平稳放置于轮胎检验机上,检查轮胎趾口部位是否有明显的凹槽、变形或变色,旋转轮胎并触摸检查胎侧和胎冠,确保没有凹陷、凸起等异常现象。
胎体内部检验:敲击轮胎内侧判断是否有脱空现象,并检查内部胎体有无破损。
二、外磨工序
打磨准备:将轮胎从手推车上搬至外磨工作架上,在胎侧作操作起始标记。
打磨处理:
使用低速砂轮处理表面橡胶层,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打磨。
使用粗钢刷去除工作层钢丝周围的橡胶,进一步探明伤口。
使用高速砂轮处理有损伤的工作层钢丝,切断松动的、起翘的以及断开的工作层钢丝。
用细钢刷对伤口附近胶面修整,便于伤口与填充胶料的紧密结合。
打磨后处理:刷净打磨表面的橡胶碎屑和粉尘,检查是否有未处理的伤口。
三、修补与刷胶
胎冠修补:在打磨架上使用修补工具清理胎面上的伤口。
胎腔修补:在扩胎修补机上将轮胎胎腔内部扩开,并对被尖物刺伤的伤口进行修补。
刷胶:将修补好的轮胎运至刷胶区,刷上预先准备好的胶水(中垫胶和120汽油的混合物),晾置一段时间。
四、成型工段
上垫胶:在刷胶晾干后的轮胎上,根据轮胎胎侧编号确定轮胎加工类型,然后进行上垫胶操作。热翻和冷翻工艺在上垫胶步骤上有所不同。
压胎面:为胎面接头、胎面与胎体的粘接牢固,要全面的压合胎面。压合过程中,为增强排气效果,应由胎面中央向两侧逐步滚压。
五、硫化
装包封套与内胎:使用包封套拆装机来安装包封套,并使用钢圈拆装机给轮胎安装内胎和垫带。
上循环架与硫化:将包装好的轮胎放在循环架上排队等待硫化。硫化前确保内胎和包封套的快速接头安装正确,避免漏气。硫化过程中,将轮胎置于温度下(如115摄氏度)进行时间(如3.5小时)的硫化。
六、出厂检验
硫化完成后,使用轮胎高压检验机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以确保轮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所需设备
轮胎检查机
打磨机(卧式、立式、数控等)
修补工具(气动修补钻、电动修补钻等)
扩胎修补机
刷胶架
挤胶枪
上胶架
胎面压合机
包封套拆装机
钢圈拆装机
硫化罐
轮胎高压检验机
轮胎翻新设备工艺流程不仅复杂,而且需要高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程,废旧轮胎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不仅减少了对新轮胎的需求,还降低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